采矿研究所简介
山西大同大学采矿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,是首批成立的校级研究所之一。研究所成立以来,立足煤炭行业,围绕工程前沿,突出学科交叉,注重服务地方,瞄准矿山智能化、资源绿色化、地质透明化、灾害预警化,以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,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不断加大科研团队建设、实验室建设的力度,深度开展校企合作,扩大对外交流,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采矿工程研究所在科研队伍建设、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,其研究成果和科研平台为矿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近年来采矿工程学科获批为大同大学重点扶持学科,采矿工程专业获批为山西省一流本科。
一、采矿工程研究所现状
采矿工程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18名(均为兼职)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6人,讲师9人。具有博士8人,硕士10人。
目前采矿研究所下设:岩土工程技术、智能开采技术、灾害防治技术、矿山压力监测与控制、矿物加工清洁利用5个研究室;新建采矿岩石多场耦合力学性能、煤炭精准智能开采与生态恢复治理、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等7个实验室;形成了煤矿动力灾害监测与预警、矿山地质精准探测、矿山粉尘防治、厚煤层开采技术、智能锚杆监测等5支重点科研团队;在巷道围岩支护、控制爆破技术、智能开采技术、煤层气开采、矿井通风与安全、矿山压力与控制、冲击地压防治、矿物加工、智能检测检验、矿井防治水等多个方向展开了重点攻关。
二、科研成果
研究所先后主持完成省级项目24项,市级项目18项,横向项目53项。其中《塔山超厚煤层特大断面支护技术研究》、《大同坚硬顶板弱化防冲技术研究》、《电雷管拒爆成因和预防研究》、《多层煤动压开采上覆煤柱及底板卸压爆破技术研究》等16个项目通过了省部级鉴定,鉴定结果均为国际先进水平;近年获批专利36项,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,其中核心期刊47篇。
三、建设目标
采矿研究所是科学研究的平台和载体,是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。依托煤炭工程学院相关学科领域的优势,充分创造“公平、竞争、流动、开放”的科研氛围,确保研究所“有效建立、快速发展、稳步提高”,不断整合优势资源、积聚优秀人才、壮大科研实力、提升研究水平,按照优化结构、合理布局、突出重点、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要求,努力将其建成我省煤炭安全开采研究领域具有创新特色、学科布局合理、组织构架有效运行的区域性和开放性的科研平台。